所属分类:行业动态 | 浏览次数:0次 | 发布日期:2017-03-04 10:34:14
需求日渐增长,大量产能却被迫闲置,这种现状如何改变?在5月21日召开的2015全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大会暨威海市碳纤维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,专家开出的“药方”是:碳纤维企业除了在制备技术上下功夫之外,更应努力提高培育应用市场的能力,提供产品应用解决方案,打造碳纤维生产企业主导的应用开发产业链体系。
“我们的碳纤维不是指哪打哪,而是打哪指哪。”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、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梁华教授认为,行业应推动碳纤维制备技术从“线”向“面”的深化,从碳纤维制备与应用多角度审视碳纤维的技术。
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汽车轻量化最佳选择,破解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难题。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目前钢体车身可大幅减轻车身重量60%,进而提高30%以上的燃油效率,拉伸强度是钢的7-9倍;此外其能量吸收能力比金属材料高4-5倍,具有优越的安全性能。在电池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,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,能够很好地平衡多装电池所带来的重量,破解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瓶颈。
碳纤维复合材料规模化应用条件具备,市场处于爆发前夕。碳纤维解决方案材料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快速、低成本制造技术已逐步成熟,大规模应用于汽车部件开发制造的主要难点已破解。另外,为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用量,欧美、日本等已成功研发廉价碳纤维的原丝和低成本的碳纤维生产工艺,并投入应用。据德国碳纤维发展联盟MAI的研究,碳纤维原料成本到2017年将比目前降低90%。原料供应及成本因素将不会构成碳纤维复合材料规模化应用的障碍。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,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需求将逐步爆发。目前宝马i3、i8等车型已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。国内北汽集团联合康得新也已着手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。
地 址:江苏省如皋经济开发区陆姚居108号
电 话:0513-87307123 | 15950820196
传 真:0513-87307124
友情链接LINK:
Copyright © 2021 南通中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【备案号:苏ICP备16013026号-1】技术支持 【安速网络】 【sitemap】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558
微信
添加微信
电话
15950820196
13962720130
邮箱
frp36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