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分类:行业动态 | 浏览次数:0次 | 发布日期:2019-07-13 09:08:33
中化新网讯 6月27日在吴江盛泽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碳纤维产业发展(盛泽)大会上,与会代表一致认为,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与日美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,必须上下游协同创新,才能突破瓶颈,实现产业的升级,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。
目前我国24家碳纤维企业理论产能总计超过23810吨,约为全球的18%。2017年国内碳纤维产量达7000余吨,同期总需求量达22000吨,大约2/3依赖进口。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李中指出,我国虽然培养了一批碳纤维龙头企业,产业规模集群也逐步形成,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、装备仍受制于人,如果上下游不能协同创新,那么将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。
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徐坚研究员指出:“我们要将碳纤维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,不要只依赖进口,只有做行业里的‘华为’,才能不怕其他国家‘卡脖子’。”徐坚预计,到2020年,随着高性能纤维和基体材料在制备、表征及复合技术方面的进步以及关键技术的全面突破,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与国际先进水平可达到基本同步,实现高性能化、高效化、高稳定化。到2035年,我国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科学基础、技术水平等将领跑于全球。
下游应用企业的代表对以上观点也表示认同。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我国制造业发展规划中着重解决的“量大面广的先进基础材料”和“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”,在航空航天、轨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得到应用广泛。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宏运表示,先进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应用的产业成熟度很低,绝大部分产品尚处于实验室和工程化验证阶段,碳纤维材料也是一样,企业应继续突破关键技术,看清前路,找准定位,潜心攻关,上下协同,共振产业。
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宫少波介绍说,碳纤维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,目前典型的第四代直升机复合材料用量已经超过50%,直升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将成为又一大趋势。科研单位和企业应该顺应这一趋势,根据市场需要,多方向研发碳纤维复合材料。
地 址:中国江苏省如皋市经济开发区东风路69号
电 话:0513-87307123 | 15950820196
传 真:0513-87307124
友情链接LINK:
Copyright © 2021 南通中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【备案号:苏ICP备16013026号-1】技术支持 【安速网络】 【sitemap】
微信
添加微信
电话
15950820196
13962720130
邮箱
frp360@163.com